Monday, October 17, 2011

Selayang缅甸难民儿童教育计划 分享

在离繁华都市不远的一个小角落,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有一间小小的宗教学校。在那间小小的宗教学校里,有一大群小朋友,他们不是马来西亚人,也不是缅甸人,他们都是一群无国籍的小朋友们。由于没有报生纸,他们无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到学校正常上课,成天在大街上游荡,无意中也染上了许多恶习。一位宗教老师看了后,于心不忍就设立了这样一间的宗教学校,让小朋友们有机会受教育,可以过更好的生活。在一段好因缘下,慈济和这间宗教学校有了接触,每个月都会有教联会老师、慈青学长姐和慈青固定到那儿教小朋友们马来文、英文和生活教育。

就在上个星期六,末学和丽莹伙伴也和几位马大的伙伴和学长姐一起参与了这个月
的Selayang缅甸难民儿童教育计划。这个月的主题是礼仪(tatasusila),除了静思语教学外,也希望通过短剧和游戏让小朋友们更能了解“礼仪”。在会所简单地跑流程和彩排后,大家带着一颗想带给小朋友欢乐的心出发到Selayang。

在一首耳熟能详的Rasa Sayang带领下,大家开始上课了!!!这一次,Kelas Pertama小朋友们学的是动词(kata kerja)。老师在白板上把整个概念简单解释后就让把练习题分给他们做,让他们能更了解kata kerja。末学就充当小老师在旁协助。小朋友们都很积极学习,碰上不会的问题都会不耻下问;老师也很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释。有些小朋友了解得快,轻易就能把练习题完成,这时他们就会很贴心地帮助身边的伙伴,充当翻译员,把马来文单字翻译成缅甸文。有些小朋友文具用完后也会把它们借给缺少文具的小朋友,让他们也能及时完成练习。

上完课后就是小休时间咯!小朋友们都会快速的排成2排,准备洗手。慈青们就会在旁打动小团康,帮忙让整个洗手抹手的过程更顺利有效。这一次位小朋友们提供的是karipap。可能是第一次吃的关系,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立刻爱上它,虽然大家都很努力地把karipap惜福完,但还是有些会因为馅料太辣而把它挖出来,只吃了饼皮。

接下就是静思语教学的时间了。慈青们特地准备了以“礼仪”为主题的短剧,让小朋友们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仪。透过短剧,小朋友们可以看到在学校和到别人家做客时应该如何保持礼仪,做个人见人爱的乖小孩。虽然慈青们的演技不怎么好,但幸好小朋友们还能看得懂,也能从中领悟到礼仪的重要性。小朋友们在他们本身重演的时候,也能在慈青的引导下,正确地说出了Selamat Pagi,cikgu (老师早),Minta maaf(对不起),Jemput masuk(请进)和Terima Kasih(谢谢)。希望他们日后中也能常常把这次所学的融入生活中。

知足的人最幸福。在这儿的小朋友们拥有的不多,但他们却很知足,很感恩现在拥有的一切。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很真诚,让人看了也会觉得很幸福。他们心宽念纯,一个简单的赞赏就能让他们开心好久好久。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的,他们的知足、真正的快乐^^

Monday, October 10, 2011

雪隆屠妖節發放 歡喜相聚如一家

印裔屠妖節在即,雪隆慈濟志工於二O一一年十月二日假蒲種金鑾花園民眾會堂,為一百三十名印裔照顧戶設宴款待。香噴噴的飯菜、親切地互動,感恩與祝福的話語圍繞,大家歡喜相聚如一家!


五顏六色的孔雀開屏米粒圖騰和印度神明,在入口處歡迎著印裔同胞;餐桌上片片香蕉葉,正應印度人的風俗,歡喜感恩祝福。

印裔文化的迎賓舞掀開發放序幕,透過影片畫面講述的印尼垃圾山、 《人人做環保》手語歌曲、新進志工珊蒂及大兒子衲歷士的環保分享,號召照顧戶一起做環保。

慈濟志工雙手捧著香噴噴的飯菜,整齊有序地送到每桌,照顧戶享用著傳統的印度餐,心中的喜悅及感動映在桌面往內折的香蕉葉;阿潔婆婆告訴志工:“想 不到你們還會隨我們的風俗準備,這葉子有特別的意義,餐後若把香蕉葉往內折表示感恩、尊重;往外折就表示不領情。我當然是往內折!我很高興,你們還給了我 那麼多禮品。”

慈青同學手牽著照顧戶孩子走到父母面前,膝跪餵上一口口的糕點,希望雙親原諒自己的過錯,一聲聲的“我愛你”,無不讓父母感動流淚。卡拉娃蒂的孩子 沒隨從出席,志工李清碹跪下餵食,她哭著感動道:“這太感動了!我自己沒女兒,你就像我的女兒,我們好像一家人。”她也表示:“只要有擺攤賣飯,她每天都 會把一塊錢投進竹筒,沒工作時就投一毛錢。能幫助比我更需要的人是很有意義的。”

◎ 滴水之恩 湧泉以報

十二歲的蒲瓦尼士瓦冉帶著四位兄弟姐妹出席。

二OO八年他在新芽助學金頒發典禮看到地球生病的片段,發願要為地球出一分力,年稚雖小,但不曾退縮。他常在放學之途,不理會同學異樣的眼光,拿著籃子和七嵗的弟弟在路上拾寳特瓶和鋁罐;收集每月資源交給到訪的慈濟志工。小小動作不曾間斷,毅力有加。

骯髒不在其字典裡,瓶罐撿回家,和弟弟清洗乾淨。他還堅決地對志工說:“會繼續作資源回收。”道出了他對環保守之不動。

慈青迪尼斯以淡米爾語與印裔孩子說明及引導他們以糕點餵食父母。正因迪尼斯自己也曾是照顧戶的孩子,他看見同胞們感同身受;在年幼時在檳城看到慈濟志工常到家裡關懷他和媽媽,當時的他打從心底想,日後要身體力行回饋社會。

來到吉隆坡求學,經朋友接引認識了慈濟,迪尼斯不僅在校園力行推動環保,更淨心淨身環保茹素。三月間他參與慈青“V-gen一日營”,繼而成為“百 素V族”大使。五月浴佛節他也和幾位同學一起成為菩提圖騰的一分子;受人滴水之恩,須當湧泉以報, 如今,迪尼斯有機會協助自己的同胞,他感慨而言:“慈濟師兄姊不同宗教、不同種族都幫助我的同胞,我豈有理由不獻出我的微力?”

◎ 反轉手心 人生劇本大不同

剛穿上志工服的珊蒂和大兒子衲歷士上台分享,呼籲同胞們響應垃圾變黄金,黄金變愛心。學校假期,衲歷士常自動到附近環保站。每月慈濟的環保日,珊蒂没上班,也會和家人一起到環保站彎腰作資源分類。

丈夫在二OO五年一場車禍,導致行動不便而工作被辭。就在生活拮据時,慈濟志工走入陪伴及輔助。兩年後丈夫的脚漸痊癒,也覓得保安的工作;而珊蒂在 白天也在一所孤兒院當清潔女工,晚上擺攤賣飯,經濟漸好轉,她即要求慈濟停止補助。在慈濟補助她期間,珊蒂也常陪同志工到其他印裔照顧戶家當翻譯員。

今年初,兩個孩子拿著學校老师派發的慈濟新芽助學金表格,但珊蒂把表格自動退還給慈濟志工,因她認為自己還負担得起孩子的教育費,了解慈濟的善款來得不易,希望讓其他更有需要的孩子受惠。

珊蒂手心反轉向下成為志工,以付出回饋對善心人士的恩情,把握分秒,於人群中付出,讓自己人生劇本大不同。


转载自慈济网站